72年我和妹妹去二伯家借米,二伯给了50斤,我娘打开后竟吓愣住


第一章:鬼秤现世 - 雪夜禁忌

1972年的腊月,比往年更冷,更饿。年关将近,我们家的米缸却早已见了底,只剩下几粒混着沙子的陈米在缸底可怜巴巴地躺着。

娘的脸色比那米粒还苍白,她叹了口气,从墙角摸出个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袋,递给我和十二岁的妹妹:“去,去你二伯家借点米。”

二伯是我们家唯一的亲戚,也是村里出了名的精明人。

可娘的语气里透着几分犹豫,临行前她反复叮嘱:“到了那儿,莫多言,莫多看,拿了米就回来。”

我当时并未多想,只是把布袋紧紧地攥在手里,仿佛那是能救命的符咒。

雪粒子像筛豆子一样砸下来,打在脸上生疼。

北风呜呜地刮着,像鬼哭狼嚎。妹妹冻得脸色发青,嘴唇发紫,紧紧地抓着我的衣角。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结了冰的田埂上,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滑进路边的枯井里。

那井里曾死过人,村里老人说,每到月圆之夜,就能听到井底传来凄厉的哭声,像极了饿死鬼的哀嚎。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二伯家那间土坯房。

昏黄的煤油灯从窗棂里透出来,在风雪中摇曳,像鬼火一样飘忽不定。

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像毒蛇一样缠绕上来。

二伯正在屋里算账,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

他抬头看到我们,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眼神也有些闪躲。

“来了?快进来烤烤火。”他嘴里说着,却并没有起身的意思。

我注意到,他的右手袖口沾着一点暗红色的污渍,像干涸的血迹,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二伯,我娘让我来借点米…”我壮着胆子开口,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二伯没有 immediately回答,而是转身走向西厢房。

那间房门常年紧闭,村里人传言里面供着什么邪门的东西。

二伯从里面捧出一个红漆木盒,盒子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在煤油灯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杆小秤,秤砣上刻着一些我看不懂的符号,像某种古老的文字,又像某种邪恶的咒语。

在灯光的映照下,秤砣竟然泛着幽幽的绿光,像极了传说中“阴间量魂秤”的颜色。

“拿着,五十斤。”

二伯把米袋递给我,他的手指在秤钩上划了一下,顿时渗出血来。

那血滴在秤盘上,竟然化作一个鲜红的“殺”字!我吓得魂飞魄散,手中的米袋差点掉在地上。

二伯的脸色也骤然变得惨白,像丢了魂一样,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他慌慌张张地把米袋塞给我们,袖口闪过半张烧焦的符纸,上面依稀能辨认出一些扭曲的字符,像是什么镇魂咒的残片。

“快走!快走!”二伯几乎是把我们推出门,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我和妹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恐惧。

我们不敢停留,甚至连头都不敢回,跌跌撞撞地往家跑,身后似乎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盯着我们,让人毛骨悚然。

第二章:血米迷局 - 月光下的秘密

回到家,娘已经把稀粥熬好了。看到我们平安归来,她原本紧绷的脸终于有了一丝放松。


然而,当她掀开米袋的一刹那,月光突然暗了下来,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米袋里爬出来。

“这是…什么?”娘的声音颤抖着,指着米袋里那些暗红色的碎屑。

那些碎屑在米粒间蠕动,凑近了甚至能听见细微的呜咽声,像是无数冤魂在低语。

我的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恐惧像冰冷的潮水般淹没了我,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妹妹胆子小,吓得躲到了娘的身后,只敢从娘的衣角后面偷偷地看。

我强忍着恐惧,抓起一把米,仔细端详。在昏暗的油灯下,我发现那些暗红色的碎屑并不是米,而是一种类似人血干涸后的物质,还夹杂着一些碎肉和骨头渣滓!

“这…这是人吃人的‘血米’啊!”娘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摇摇欲坠。

我赶紧扶住她,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恐惧。二伯竟然给我们吃这种东西!他到底还是不是人?

那一夜,我们一家三口都没有合眼。我们围坐在油灯旁,看着那袋“血米”,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二伯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三章:夜探西厢 - 邪异的符咒

第二天夜里,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和恐惧,决定去二伯的西厢房一探究竟。

妹妹死活不同意,娘也劝我不要去,但我心意已决。

我趁着夜色,偷偷溜出了家门。

二伯家的土坯房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风一吹,窗户纸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极了鬼魂的低语。

我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虚掩的院门,蹑手蹑脚地靠近西厢房。

房门紧闭,但从门缝里透出一丝微弱的光线。

我贴近门缝,往里张望。

只见二伯正盘腿坐在地上,面前摆放着那个红漆木盒,木盒里放着那杆诡异的小秤。

他嘴里念念有词,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在念某种咒语。

他的面前还点着三根白蜡烛,烛光闪烁不定,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像极了传说中的“五鬼运财”的阵法。

我正看得入神,突然,二伯猛地转过身来,朝门口看了一眼。

虽然他什么也没看到,但我还是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

身后传来二伯阴森森的声音:“既然来了,就别走了!”

我头也不回地往前跑,直到跑不动为止。我扶着一棵大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脏砰砰直跳,仿佛要从胸腔里蹦出来。

第四章:枯井女尸 - 雪夜惊魂

第二天,村里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村口那口枯井里发现了一具女尸,尸体已经高度腐烂,看不清面容。

但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女尸的左手腕上系着一根红绳,绳子上挂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铜钱,正是二伯当年送给村里王家女儿的信物!

村里顿时炸开了锅,所有人都议论纷纷。王家女儿三年前神秘失踪,当时就有人传言是被二伯害了,但苦于没有证据。

如今,尸体出现,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警察很快来到了村里,开始调查这起案件。

二伯被带走的时候,脸色惨白,眼神空洞,像行尸走肉一样。

我站在人群中,看着他被塞进警车,心中五味杂陈。

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噩梦。梦里,我看到二伯被一群鬼魂包围,那些鬼魂都是被他害死的人。

他们张牙舞爪,向二伯索命。

二伯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求饶。突然,他看到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向我伸出手,喊道:“救我!救救我!”

我从梦中惊醒,浑身冷汗。

窗外,北风呼啸,雪粒子打在窗户纸上,发出“沙沙”的响声。我突然想起娘说过,人在做孽,总有报应。

二伯的报应,终于来了。

第五章:七爷殿前 - 灵验的诅咒

二伯被抓后,村里开始流传起各种关于他的传闻。

有人说,他年轻时曾拜过七爷殿的邪神,学会了邪术;有人说,他经常在夜里偷偷去村外的乱葬岗,不知道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还有人说,他家里藏着一样邪门的东西,能让人家破人亡。

这些传闻越传越邪乎,最后甚至有人说,二伯家里那杆小秤是“阴间量魂秤”,能称量人的灵魂,一旦被称,轻则家破人亡,重则丧命黄泉。

为了验证这些传闻的真假,我和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决定去七爷殿一探究竟。

七爷殿是村里的一座古庙,供奉着七位神明,据说非常灵验。

但自从二伯被抓后,七爷殿就荒废了,村里人都不敢靠近。

我们来到七爷殿前,只见殿门紧闭,门上贴着一张黄符,上面写着一些扭曲的字符,像是什么镇魂咒。

我们推开殿门,一股阴冷的风扑面而来,带着一股腐朽的气味。

殿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破败的屋顶射进来。

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去,只见七尊神像早已破败不堪,身上布满了灰尘和蛛网。在七爷殿的中央,有一个石台,上面放着一个香炉,香炉里还有一些未燃尽的香灰。

我们正要离开,突然,一阵阴风吹过,香炉里的香灰竟然飞了起来,在空中形成一个漩涡。

我们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身后传来一阵“咯咯”的笑声,像极了女鬼的笑声。

第六章:雪葬疑云 - 尘封的真相

二伯最终被判了死刑。

临刑前,他提出要见我一面。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监狱,见到了这个曾经让我恐惧和憎恨的亲人。

二伯的样子已经完全变了,曾经精明的眼神变得浑浊不堪,脸上布满了皱纹,像老了几十岁。

他看到我,嘴唇哆嗦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出口。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我问他。

二伯摇了摇头,眼泪从眼角流了下来。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又指了指地上,像是要告诉我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

二伯被枪毙的那天,下着大雪。他的尸体被拉到村外的乱葬岗埋了。

送葬队伍经过村口老槐树时,树梢突然垂下数十条血红绫带。

那些绫带上绣着一些奇怪的图案,我认出那是七爷殿里供奉的七位神明的图案。

下葬时,棺材里突然渗出大量的黑水,在雪地上蚀出一个三米深的坑。

众人吓得四散奔逃,没有人敢靠近。只有我站在原地,看着那不断扩大的坑洞,心中充满了悲哀和恐惧。

七天后,埋葬处隆起一个新坟,碑石上多了行新刻的小字:“孽孝男张二柱之墓”。

我抚摸着那些冰冷刻字,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二伯的恐惧,也有对他悲惨下场的复杂情绪,更有对那个饥饿年代的无尽悲哀。

而那杆染血秤砣,竟然在娘的梳妆匣里不翼而飞,只留下张泛黄的当票,上面写着:“当物:秤砣一尊;当价:五十斤米;当期:七七四十九年。”

我紧紧握着那张当票,仿佛能感受到上面残留的体温和罪恶。

这场雪,到底掩盖了多少罪恶,又留下了多少线索?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有些东西,永远无法被埋葬。


它们会像种子一样,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见证着历史的轮回和报应的降临。

---

希望这个故事符合您的要求。我尽力在保持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心理,并融入了更多民间传说元素,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有深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