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里克:一个强悍的人,应该知道何时示弱

我认为一个善良的人明白何时他应当是邪恶的并展示它,或一个强悍的人决定在哪些时候他应当示弱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也认为你绝不能试着去解释他怎么变成他现在的样子或他为什么做这样的事。

导演笔记

比起戏剧或小说,人们似乎更难以接受电影以悲剧收场,这可能是因为一部好的电影会使你如此全情投入,以至于你会觉得一个悲剧性的结尾几乎是无法承受的。但这也取决于故事安排,因为有一些方法可以使导演诱使观众期待一个大团圆结局,也有另一些方法可以巧妙地让观众意识到主角是注定毫无希望的,而电影也不会有愉快的结局。

在犯罪片中,这似乎就像是一场斗牛:它有着规定了罪犯不会成功的模式,因此虽然你可以暂时把对这个模式的认识放在一边,但潜意识中它会使你预备好接受罪犯不会成功的事实。这样的结局是更易被接受的。

21岁的库布里克的自拍像

一件总是略微困扰我的事是某些结局常常会引入错误。这对那些不是从一个点开始展开的故事(比如说手提箱里的定时炸弹会不会爆炸)来说尤是如此。当你想到主角或联系起生活时,大多数看似结局的结局常常是假的,而这很可能就是困扰观众的东西:观众会觉得这个悲剧性结尾是毫无根据的。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故事以某人达到了他的目的为结尾,这总让我感觉它缺了点什么,因为这个结局几乎就像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头。我最喜欢关于约翰o福特(John Ford)的一点就是高潮后忽然而来的结局——高潮后忽至的平淡,高潮后忽至的平淡,这不断地反复,让你觉得你看到的就是生活,而你也接受了它。

有时候人们觉得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不去考虑票房收益的制作电影的方法就是减免出演明星的费用,以使电影能以低成本制作。事实上,电影的成本与演员的薪酬之间没什么太大关系。它更与拍摄天数有关,而只有有了充足的拍摄时间你才能制作出一部好电影。

有一些故事你能很快地安排好所有事宜并在三周内把它拍完。但这并不是你接近那些你想要发挥全部潜力去表现的东西的方法。因此不用明星或仅把电影瞄准于艺术电影院线常常是没有太多结果的。只有邀请明星出演并使电影广泛上映你才能有足够的钱支付把电影拍好所需的时间的费用。《光荣之路》的剧照,电影构图十分精巧

我常常听到人们问不在实地拍摄会否影响到电影的真实性和艺术性。我个人认为在室外或实地拍摄是一件十分令人分心的事情,同时这种拍摄方式也缺少制片厂那种经典的简洁性。在制片厂,所有东西都是墨水般漆黑,灯光会从预定的地方打过来,四周十分安静,你可以集中精力,不用担心半个街区外站在警戒线后的500个行人或其它千百万种分心事。

我觉得人们在实地拍摄电影这件事上说得太多了。实地拍摄在当气氛、环境和场所是场景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时确实十分有用。而对于一个以主角和他们的内心情感为关键事件的心理性故事来说,我想工作室才是最佳的拍摄场所。在布置好的布景中演员能更加专注,能更全面地运用他的才能。

在拍《斯巴塔克斯》时,我和奥利弗(Olivier)和乌斯蒂诺夫(Ustinov)探讨了这个观点,他们都说当他们在户外工作的时候,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力量都飘散开了。他们的头脑不敏锐,他们的专注力似乎都蒸发掉了。他们更喜欢工作室中照向他们的灯光与围绕着他们的布景带来的那种集中精力的感觉。在户外所有事物似乎都在慢慢消失,而在室内则有一种专注内在的精神力量。

大友克洋笔下的库布里克

在电影中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做出杰作”而是“不做烂片”,因为每个烂片都会限制你将来拍你想拍的电影的机会。

现在的人们似乎很纠结于电影里的角色究竟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尤其是那些做电影的人。看起来好像如果他们首先分出25美分的善良然后再分出25美分的邪恶这样就可以在片尾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

我认为在故事中一个善良的人明白何时他应当是邪恶的并展示它,或一个强悍的人决定在哪些时候他应当示弱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也认为你绝不能试着去解释他怎么变成他现在的样子或他为什么做这样的事。

我对拍特定类型的影片没有固定的想法——西部片,战争片,等等。但我知道我想拍一部有时代感的电影——一个在心理上、两性上、政治上、个人上都带有真正的时代感的故事。我想做这件事情胜于其它任何事情。而这可能将是最难制作的一部电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