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演检察官,看了李光洁、张译和王劲松,才知何为教科书式演技


现在追《以法之名》的谁还盯着案子看啊?

全在吵王劲松、张译、李光洁谁演检察官更像真的。

老戏骨擦个眼镜都带戏,张译演得太用力挨批,李光洁被吐槽全程板着脸像雕塑。

演技这事真不能光看表面热闹。

王劲松演的省检察长确实厉害。

戏份少但每个动作都有分量。

办公室看材料那场绝了,信纸一摊开,眉头皱几秒再慢悠悠擦眼镜,话没说一句,压迫感直接拉满。

开会时坐那儿眼皮都不抬,眼神扫一圈又收回来,底下人说什么他早拿捏透了。

这种演法高级在藏,收着演反而让观众自己琢磨人物背后的东西。

张译被说演得太“谍战化”不是没道理。

洪亮这角色设定就是体制里受排挤的小人物,他演出了那种紧绷感,但细节没控住。

开个会屁股坐不稳,头晃得像拨浪鼓,见同事躲躲闪闪的眼神也太外露。

检察官再憋屈也不至于像做贼。

不过那段接电话的戏确实封神——听说同事死了,嘴角还挂着假笑呢,下一秒脸色唰地沉下来,手指捏得发白。

这种层次感才见真功夫,可惜其他段落没收住。

李光洁挨骂最冤。

好多人喷他永远一个表情,那是没看懂角色。

他演的李人骏手腕带疤,审犯人总摸烟又不点,细节早暗示这人心里有鬼。

同学死了他绷着脸,被领导骂还绷着脸,因为角色本身就在演“正义检察官”这层皮。

观众觉得木,恰恰说明他装得好。

现在剧情埋了伏笔,这角色正邪难辨,后面反转时前面那些“面瘫”表演反而成伏笔。

追剧的吵演技可以理解,但比谁演得“像检察官”跑偏了。

现实里检察官也是普通人,王劲松的深藏不露,张译的憋屈挣扎,李光洁的刻意伪装,恰恰演出了体制里三种真实状态。

看戏得连着角色命运一起品,光截几个片段争高下太浪费好表演。

这片子敢拍检察官被威胁孩子上学,敢拍证据库被黑社会渗透,演技争论背后其实是观众太久没见到这么敢写的政法剧了。

最高检指导的案子原型摆在那儿,演员演得收或放,都不如司法系统“刀刃向内”的尺度来得震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