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一个杀猪的屠户写的对联。
那么就有人提出疑问了,朱元璋姓朱,屠户是杀猪的,猪与朱同音,而且,古代的皇帝特别忌讳自己的名字被滥用。他为什么会给屠户写对联呢?
有兴趣了解这个故事的朋友,听我慢慢给你揭开谜底。我们都知道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比如汉朝的汉文帝刘恒,开辟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万民敬仰。本来老子的《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聃所著,开篇有一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而到了汉文帝时,这句话就改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比如唐朝唐太宗的名字叫李世民,平民百姓就不能叫民了,而是叫人。所以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就把最后一句写成“故为是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其中的“观人风”就是“观民风”的意思。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朱字一定要避讳的,尤其是“杀猪”这个词,太不吉利了,那不是要杀死姓朱的吗?“喂猪”也不行啊,天天让猪吃泔水糠草。所以那个时候养猪和杀猪的行业当然十分萧条了。
有一年的春节,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一派幸福欢乐的景象。可是有一家的门上却没有贴对联。原来这一家人,以前是杀猪的,现在杀猪这个营生不行了。日子不好过,连春联也买不起了。朱元璋本人是讨饭出身,对于贫苦老百姓十分同情。他亲自写了一副对联送给这户人家。上联是,双手劈开生死路,下联是,一刀斩断是非根。这副对联写出了老百姓的疾苦,也形象描绘了屠户的生活。回去之后,朱元璋下令,把“猪”改为“豕”。这样的话“杀猪”就是“杀豕”,就跟自己的朱姓无关了。从此之后,杀猪的行业又兴盛起来。这个屠户后来听说给他写对联的是当今皇上朱元璋,就把这副对联供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