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昭君,出生在南郡秭归的一个普通人家。小时候,我常听长辈们讲汉匈之间的恩怨,那些刀光剑影、烽火连天的故事,让我对和平充满了向往。长大后,我被选入汉宫,成为一名待诏宫女。
宫里的人说,我长得好看,可我却一直没得到皇帝的宠幸。后来才知道,是画师毛延寿在画像上动了手脚。我也不怪他,毕竟在深宫里,像我这样的女子太多了。
公元33年,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和亲。消息传来,宫里一片哗然。和亲,意味着要离开故土,嫁给一个陌生的异族首领,谁会愿意呢?可我却主动请行了。我知道,这可能是我唯一能为国家做点什么的机会。
出塞那天,长安城外人山人海。我骑在马上,心里五味杂陈。我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可我告诉自己,我是为了和平,为了汉匈两族的安宁。
到了匈奴,呼韩邪单于对我很好。他把我当成宝贝一样宠着,还给我封了“宁胡阏氏”的称号。我也不负他的期望,尽我所能地帮助匈奴人。我教他们种庄稼,给他们讲汉文化的故事。慢慢地,我发现,其实匈奴人和我们汉人没什么不同,大家都渴望和平,渴望过上好日子。
可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公元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了。按照匈奴的规矩,我要嫁给他的长子复株累单于。我上书给汉成帝,请求让我回汉,可他却以“和亲大局”为由,拒绝了我。我没办法,只能再次出嫁。复株累单于对我也很敬重,可我心里总是有一丝苦涩。我知道,我这一生,已经回不了家了。
公元20年,复株累单于也去世了。我再次遵从匈奴的习俗,嫁给了他的儿子搜谐若鞮单于,还给他生了两个女儿。那一年,我病倒了,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我躺在病榻上,望着窗外的草原,心里想着,这一生,我尽力了。我虽然没能回到故土,但我为汉匈的和平做了我能做的一切。
我走后,匈奴的百姓们为我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他们把我葬在了草原上,我的墓地被他们称为“青冢”。我知道,我的名字会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成为汉匈友好往来的象征。我这一生,虽然漂泊,但我不后悔。因为我用我的一生,换来了汉匈数十年的安宁,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