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速读名著:三十天色彩挑战:今日主题「粉色」
粉色是种矛盾的修辞,它既是被规训的童话,也是觉醒的宣言,是裙摆下藏着的烈焰。
“她穿着绯色薄绸旗袍,领口挖成心形,露出颈项上未消的淡红指痕。这颜色太娇嫩了,像皮肤下爆裂的毛细血管。”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宝玉抬头看那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曹雪芹《红楼梦》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韦庄《思帝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诗经·周南·桃夭》
“满墙的蔷薇红得可疑,像被泼了鸡血的绸缎。巡捕房后巷常有这种颜色——艳到极致便成了尸斑。”
——金宇澄《繁花》
“那方绢子染着芙蓉色,原是黛玉前年病中咳血浸透的。宝玉揣在怀里,倒比通灵玉还烫人。”
——曹雪芹《红楼梦》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
“胭脂井边春草生,画眉人去石苔青。当年血溅湘妃竹,今日风摇杜若汀。”
——袁枚《马嵬》
“她给女儿梳头时总爱蘸桃花水,木梳划过处泛起淡红,仿佛能梳出前世未尽的姻缘线。”
——王安忆《长恨歌》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陶渊明《桃花源记》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冯延巳《长命女》
“她死时穿的桃红撒花袄,是十五岁及笄那年染的。血漫出来倒像新添了暗纹,倒比活着时更艳三分。”
——苏童《妻妾成群》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曹雪芹《红楼梦》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
“当我说‘我爱你’,我的耳朵变成粉红色/这是身体背叛理性的证据”
——辛波斯卡《颜色的哀歌》
“胭脂盒摔碎在青砖上,溅起的粉末像千万只血蝶。太太们说这是凶兆,却不知是五姨太最后的凤仙花指甲在造反。”
——李碧华《胭脂扣》
从《诗经》灼灼其华的桃夭之喜,到《红楼梦》海棠诗社的残瓣余香;从陶渊明笔下武陵人追逐的幻世绯霞,到张爱玲旗袍领口洇开的暧昧伤痕,粉是中文里最危险的绝色,既做新嫁娘的盖头,也当旧王朝的裹尸布。
说起粉色,你能想起的是幼时的裙纱,脸颊的晕红,枝头春色,还是某次疼痛的觉醒?
点赞留言就是我更新的动力!拜托啦~这对我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