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陈寿《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2. 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陈寿《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3. 战捷之后,常苦轻敌。——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4. 成功於千载者,必以近察远,智周於独断者,不耻於下问。——陈寿《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
5.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6. 安身为乐,无忧为福。——陈寿《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7.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陈寿《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8. 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陈寿《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
9. 致治在於任贤,兴国在於务农。——陈寿《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10. 民非谷不生。——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1. 安民之术,在於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陈寿《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
12.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3. 一与一,勇者得前。——陈寿《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14.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15.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陈寿《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16.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陈寿《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17.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陈寿《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18. 和羹之美,在於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陈寿《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19.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陈寿《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20. 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陈寿《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21. 处大无患者恒多慢,处小有忧者恒思善。——陈寿《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22. 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弘规也。——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23.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陈寿《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
24. 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抑情损欲,以义割恩,上无偏谬之授,下无希冀之望。——陈寿《三国志·吴书·张严程阚薛传》
25.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26.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陈寿《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27. 济大事必以人为本。——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28. 狱者,天下之性命也。——陈寿《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29. 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陈寿《三国志·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
30. 兴国在於务农。——陈寿《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31. 兵贵神速。——陈寿《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
32.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33.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34. 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陈寿《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
35.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陈寿《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36. 缘木求鱼,煎水作冰。——陈寿《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37.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陈寿《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
38. 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陈寿《三国志·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39. 酒以成札,过则败德。——陈寿《三国志·吴书·潘浚陆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