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在西藏山南的一个山下农奴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曲折但不凡的一生。这个小孩便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政治漩涡中的傀儡活佛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日,辛劳一生的五世达赖喇嘛终于完成的平生的夙愿,重建了布达拉宫。然而这回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政教领袖,下他在刚刚重建竣工的布达拉宫里圆寂。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仓央嘉措已14岁。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虽有达赖喇嘛之名,但是却是一个傀儡活佛,桑杰嘉措掌管当时的大权。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政治矛盾已到达了极其尖锐的时期。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继承汗位,与第巴(即藏王)桑杰嘉措争权夺利。最终桑结嘉措被杀,仓央嘉措也受牵连,被康熙皇帝下旨废除,并押解至北京。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时,从此下落不明。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十几年在乡村自由的生活,造就了仓央嘉措的自由随性。仓央嘉措所在的家庭是红教家庭,教规并没有像黄教一样严格。仓央嘉措不喜欢被人当神佛一样供养在布达拉宫里,每天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诵经礼佛使他非常厌烦,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长长的假发,化名唐桑旺布,溜到拉萨八角街或布达拉宫下的雪村,找男朋女友玩耍,享受世俗生活的欢乐。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写的这一首诗歌,恰恰是反映了他过着活佛和俗人的双重生活。

仓央嘉措的身世更为他的情诗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他的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诗》,汇聚了他的六十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新的译作层出不穷。而在民间,有仓央嘉措的情诗达 200多首。在今天的西藏,很多人都会唱以他的诗改编的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