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的一生该是不幸的。
他渴望自由,迷恋红尘,却被清规戒律禁锢在布达拉宫的殿堂里。
他也曾有过亲尝过爱情的滋味,却都没有一个善果。他的苦,他的悲,他的愁,成了他的创作源泉。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于1705年被废,1706年,在押解途中圆寂。
据记载,仓央嘉措一生爱过三个女子。
年少初恋——仁珍旺姆
这是仓央嘉措情窦初开时爱上的女子。
这时的仓央嘉措已经十五岁,是一位玉树临风的翩翩少年。更重要的是,他正处于热恋之中,他有倾心相爱的姑娘,这个姑娘是在他心里扎了根。她叫仁珍旺姆,是仓央嘉措的青梅竹马。
但是,天不遂人愿。藏王要求仓央嘉措尽快入住布达拉宫,履行他应有的职责。
仓央嘉措1683年(清康熙22年)出生于西藏门隅(位于今山南地区措那县)一个世代信奉宁玛派藏传佛教(俗称“红教”)的家庭,他的父母是门巴族。那时红教僧人是可以结婚生子的,他的父亲就是个贫穷落魄的红教喇嘛。仓央嘉措出生时出现了多种瑞兆,预示着他一生的不同凡响。
他在3岁时就被秘密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当时这是高度保密的,连仓央嘉措的父母都不知道,只是被给予了很多金银珠宝,要求培养他读经、写字。仓央嘉措8岁时,就能在纸上写字;11岁时,写出著名的《马头明王诵》。
西藏是全民信佛、政教合一的社会,虽说当时红教与黄教、白教、花教一起并称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但黄教势力最大,又以藏王的名义掌握着全西藏的政权,居于统治地位,其他教派都必须接受黄教的领导。因此仓央嘉措即使再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女人,他的全家对藏王的旨意也是不敢违抗的,只能乖乖接受命运安排前往布达拉宫。离开时,他连见一面仁真旺姆的机会都没有。而且,自此一别便是再无相见之日。
与仁珍旺姆相恋,可以说是仓央嘉措人生中最快乐最幸福最自由的日子,他用情诗生动地记录了他们幸福的爱情。
“我与姑娘相见/山南门隅林里/除了能言鹦鹉/谁人都不知晓……”
琼结姑娘——达娃卓玛
被迫离开家乡和初恋情人仁珍旺姆来到拉萨布达拉宫后,仓央嘉措也曾想下定决心,斩断情丝,一心想当个称职的达赖喇嘛活佛。他潜心学习佛教经典和活佛的一切教规礼节,并且很快就成为佛学精深的高僧。
但可悲的是,仓央嘉措也只是别人的傀儡。
当时的藏王桑杰嘉措和拉藏汗都对统治西藏虎视眈眈,仓央嘉措虽然已经达到了亲政年龄却一直没有实权,他只是夹在藏王和拉藏汗之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使得仓央嘉措对达赖喇嘛这一职位心灰意冷起来,从此不再关心政事,并怀念自己以前男欢女爱的红尘往事,开始纵情声色。
而桑杰嘉措为了让仓央嘉措不再干预他行政事务,不仅对仓央嘉措放浪形骸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在布达拉宫后面修建了一座名叫龙王潭的精美楼阁,邀请拉萨城里的男女青年,与仓央嘉措在一起唱歌跳舞,饮酒狂欢。
在龙王潭,仓央嘉措邂逅了一个来自琼结地方的姑娘,名叫达娃卓玛。
达娃卓玛容貌美丽,性情温柔,嗓音甜美,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刚刚酿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仓央嘉措与她相知相爱,认为这是神灵的赐于,是前世的缘份,他写了这样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拉萨人烟稠密/琼结人儿美丽/我心心相印的人儿/是琼结地方来的。”
他们白天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会。俗话说,甜青稞往往酿成苦酒,快乐往往变成悲哀。后来达娃卓玛被她父母带回了琼结,仓央嘉措在龙王潭再也寻不到她了。仓央嘉措就像丢了心爱的珍宝一样,浑浑噩噩的。至此,达娃卓玛成了他梦中的情人。
当垆女——于琼卓嘎
失去达娃卓玛后,龙王潭成了仓央嘉措的伤心之地,再也不想去。但他内心的痛苦和郁闷又需要放纵和发泄,于是他更加肆无忌惮,不把黄教的清规戒律放在眼里。
他在布达拉宫边上开了个小门,经常乘着夜黑戴假发微服外出,化名宕桑旺布,混迹拉萨街头,频频与美女相会。
仓央嘉措在八廓街的一个土黄色酒楼遇到了美丽的当垆女于琼卓嘎(民间习惯称“玛吉阿米”的就是她),于琼卓嘎也被仓央嘉措超凡脱俗的仪表所倾倒,两人常常在一起幽会。从此,仓央嘉措“昏而往,晓而归”,乐不思蜀,白天在布达拉宫念经为活佛,夜晚到黄色酒楼做情郎。同时他也为于琼卓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每当一轮明月升起/玛吉阿米的笑脸/冉冉浮现在我心田。
“守门的狗儿/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别说我拂晓才归”
“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脚印已留雪上”
又一次,爱情的美好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残酷。
仓央嘉措与于琼卓嘎每夜在酒楼相会偷情的事本来非常隐密,无人知晓。不料有一晚上下大雪,仓央嘉措回来时脚印留在雪上,被布达拉宫的铁棒喇嘛(管教规戒律的僧人)发觉,事情终于败露。藏王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软禁仓央嘉措,而于琼卓嘎却被秘密处死。仓央嘉措的这一段恋情又是无疾而终。
有人说仓央嘉措见一个爱一个是风流成性,可爱情也确实才是他追求的自由。他无心入主布达拉宫接受世人的膜拜,他想潜心修行做一世高僧,可是现实并不允许他达成理想。
布达拉宫的梵经唱不进他的心里,他摇变了殿里所有的经筒,也没能触摸到情人的指尖。他说:
我是佛前一朵莲花,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悟,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我来寻我今生的情。
这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在这座高原上,仓央嘉措从没走出过红尘,却也没有离开过神明的殿堂。
仓央嘉措的诗很美,可惜的是,他仍然没能寻到可以两全的法则去为他圆一段渴求的爱情。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End:
白茶清风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我是凉茶,一个文字爱好者,很高兴能够在这里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