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里被删掉的5个真相:妲己的“原罪”竟和女娲有关?



咱们都知道《封神榜》是个神神叨叨的故事,纣王无道,妲己祸国,姜子牙封神。但您知道吗?原著里有些情节被影视剧删得七零八落,尤其是妲己的“原罪”,根子竟在女娲娘娘身上!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些被删掉的真相,配上几句打油诗,权当是茶余饭后的消遣。


一、妲己的“原罪”:女娲递刀,狐狸背锅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纣王那首“流氓诗”说起。原著里纣王去女娲宫进香,看见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色心大起,提笔就写:“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哪儿是写诗,分明是调戏女娲娘娘啊!女娲回来一看,气得直跺脚:“无道昏君,合该你商朝将灭!” 可她不能直接动手,毕竟神仙有规矩,不能干预人间改朝换代。于是她招来轩辕坟三妖——千年狐妖妲己、九头雉鸡精胡喜媚、玉石琵琶精王贵人,下了道命令:“成汤气数将尽,周室当兴。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诗句点睛:女娲圣谕降云端,妲己奉命惑君颜。原是天道棋盘事,却教狐狸背黑锅。


按理说,妲己只要迷惑纣王就行,可她偏要“超额完成任务”。原著里妲己一进宫,就用“吸魂入窍”之术害死了真妲己,占了她的身子。接着她造炮烙、建虿盆、敲骨验髓、剖腹验胎,把朝歌城搅得血雨腥风。女娲娘娘一看,坏了,这丫头下手太狠,把商朝百姓都得罪光了!本来只想温水煮青蛙,结果妲己直接把锅掀了。等到商朝灭亡,女娲不但没兑现承诺,反而亲自来捉妲己:“你残害众生,天道难容!” 妲己临死前大笑:“您让我惑乱君心,却没说该怎么惑乱。我不挖比干的心,商朝的忠臣们如何死心?我不造酒池肉林,天下百姓如何知道纣王该反?” 这一番话,把神仙的虚伪扒了个精光。


二、伯邑考之死:美人计不成,肉饼成绝唱


说起伯邑考,那可是个顶顶出色的人物。原著里他“眉如远岫,目似朗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堪称“公子世无双”。当年西伯侯姬昌被纣王关在羑里城七年,伯邑考带着珍宝来赎父。妲己见了他,心里打起了歪主意:“你给我弹琴,弹得好就放了你父亲。” 伯邑考正气凛然:“我乃周室世子,岂肯为妖妃弹琴?” 妲己恼羞成怒,设了个“虿盆”——挖个大坑,里面放满毒蛇,把伯邑考扔了进去。可她还觉得不够,又把伯邑考剁成肉酱,做成肉饼送给姬昌吃。姬昌明知是儿子的肉,却不得不吃——吃了,才能保住性命回西岐;不吃,马上死在朝歌。他咬着牙咽下肉饼,当场吐出血来,心里的反商之火彻底烧了起来。


诗句点睛:伯邑考来赎父难,妲己美色动邪念。虿盆蛇舞忠魂散,肉饼成灰恨难消。


这段情节在电影里被改成了伯邑考吹篪、纣王击鼓、妲己跳舞的和谐画面,可原著里那叫一个惨!伯邑考死后,他的魂魄化作三只小白兔,从姬昌嘴里蹦出来,围着他打转。这一幕,把姬昌的悲痛和商朝的残暴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比干挖心:七窍玲珑心,看透神仙局


比干是纣王的亲叔叔,商朝最后一根“顶梁柱”。他有颗七窍玲珑心,聪明到能识破妲己的妖怪身份。原著里妲己装病昏迷,胡喜媚故意说:“娘娘这病,非得用七窍玲珑心做药引才能好。” 纣王问:“上哪儿找这心?” 妲己懒洋洋开口:“臣妾听说比干王叔就有七窍玲珑心呀。” 比干听说要挖心,气得直拍桌子:“昏君!你还记得先王临终前的叮嘱吗?我是你的王叔,更是商朝的太师!” 可纣王被妲己迷了心窍,让人按住比干就动刀。比干仰天大笑:“罢了!我今天就把心挖出来,让你看看什么是忠良之心!” 当场剖心而死,鲜血溅在金銮殿上,染红了妲己的绣鞋。


诗句点睛:比干忠烈世无双,七窍玲珑透肝肠。剖心沥血谏纣王,留得青史万古芳。


其实比干早就算到自己有此一劫。姜子牙临走前送他一道符咒,让他挖心后不要说话,骑马出城往西走,就能保住性命。可走到半路,申公豹变成卖菜农妇,故意叫卖:“卖无心菜~卖无心菜。” 比干忍不住问:“菜无心能活,人无心怎样?” 农妇一笑:“人无心即死。” 比干当场吐血身亡。这事儿看似偶然,实则是神仙的算计——比干不死,商朝的忠臣们就不会彻底死心,周朝伐纣就少了份名正言顺。


四、姜皇后之死:挖眼烙手,后宫血案


姜皇后是东伯侯姜桓楚的妹妹,为人贤德。原著里妲己跳舞,纣王邀请姜皇后一同观看,姜皇后以眼观鼻,看完后长篇大论劝解纣王,不能沉湎女色耽误国政。纣王大怒,妲己趁机撺掇:“怕姜皇后以后说我扰乱朝纲,不让我服侍大王。” 纣王一咬牙:“改天我立你为后,废了那个贱人!” 妲己和奸臣费仲想出一计,让家臣姜环刺杀纣王,然后嫁祸给姜皇后。纣王把皇后押入大牢,姜皇后坚决不认罪。妲己又出主意:“炮烙双手,看她招不招!” 可怜姜皇后被挖去一只眼,双手烙得筋断皮焦,骨枯烟臭,昏死在地。


诗句点睛:姜后贤德母仪光,直言劝谏触逆鳞。挖眼烙手魂归处,后宫血泪映残阳。


姜皇后的两个儿子殷郊、殷洪得知母亲惨死,提着宝剑就要杀妲己。纣王下令斩草除根,群臣护着他们逃出城外。殷郊说:“将军取我首级回都城回旨,把我弟弟放了吧!” 殷洪上前说:“我年幼,而且只是一个郡王,把我的首级拿去回旨,放我哥哥。” 兄弟俩在分岔路口各选一条道路,从此天各一方。这段情节把商朝的人伦惨剧推向了高潮,也为后来殷郊助周伐纣埋下了伏笔。


五、女娲的算计:借刀杀人,卸磨杀驴


女娲娘娘作为上古正神,按理说应该公正无私,可在妲己这件事上,她的算计实在让人寒心。原著里女娲明明知道妲己是妖怪,却故意派她去惑乱纣王,还承诺事成之后让她成正果。可当妲己完成任务后,女娲却翻脸不认人:“你无端造孽,残贼生灵,茶毒忠烈,惨怪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德。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 这就好比老板让员工去干脏活,干完了却把员工开除,还说员工品行不端。


诗句点睛:女娲招妖设局深,借刀杀人手段狠。事成翻脸不认账,千古骂名归狐身。


更绝的是,女娲还利用妲己的“过度执行”来彰显自己的正义。妲己残害众生,百姓骂的是妲己,恨的是纣王,却没人想到这背后是女娲在操控。等到商朝灭亡,女娲亲自来捉妲己,表面上是替天行道,实则是清理门户,免得自己的算计被人看穿。这一手“借刀杀人”加“卸磨杀驴”,把神仙的虚伪和权谋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神仙下棋,凡人遭殃


《封神榜》表面上是神魔大战,实际上是神仙们的一盘大棋。女娲为了改朝换代,不惜牺牲妲己;纣王为了权力,不惜残害忠良;姜子牙为了封神,不惜利用凡人。而妲己、比干、姜皇后这些人,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任人摆布。原著里这些被删掉的情节,看似残忍血腥,实则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神仙的世界里,凡人的生死祸福,不过是他们实现目的的工具。


诗句点睛:封神榜上写春秋,神仙算计几时休?可怜妲己成冤鬼,至今犹被骂千秋。


下次再看《封神榜》,您不妨多留个心眼,说不定能从那些被删掉的情节里,看出更多人性的复杂和神仙的虚伪呢!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